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2.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湖南长沙 410000
3.湖南省资兴市立中学,湖南资兴423400
袁猷超,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任抄文,女,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周东海,男,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纸质出版日期:2024-12-31,
移动端阅览
袁猷超, 任抄文, 周东海.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 体育世界, 2024,(12):6-8.
袁猷超, 任抄文, 周东海.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 体育世界, 2024,(12):6-8.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4.12.001.
DOI:
▲ 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是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理念和体育理念,弘扬中国体育精神,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发与实施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提供了指导和引领。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进行研究,分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析,提出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包括中小学体育课程观、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五个方面。研究发现,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的有机融合对发挥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作用以及培养时代新人具有一定意义。
▲ 新课程背景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
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周登高.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刘洋.高校课程思政与体育教育的融合途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3,42(3):107-111.
夏贵霞,舒宗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20,27(4):7-13.
王子玥.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2.
李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与改善策略[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3):121-128.
赵富学,焦家阳,赵鹏.“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3):72-81.
0
浏览量
1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