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西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
王舒婷,女,实习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时倩,女,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申国鹏,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
纸质出版日期:2024-07-31,
扫 描 看 全 文
王舒婷, 时倩, 申国鹏.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审思与路径探讨[J]. 体育世界, 2024,(7):37-39.
王舒婷, 时倩, 申国鹏.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审思与路径探讨[J]. 体育世界, 2024,(7):37-3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4.07.011.
DOI: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工作逐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体育课程专业特点,积极探寻符合课程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与改革发展路径并产生育人功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完成好课程思政改革任务,文章结合了课程思政最新理论成果,并在借鉴其他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路径的基础上,对于“是什么?如何做?怎么做好?”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整理与细化,以提升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深度、广度与效度。
▲ 课程思政高校体育体育课程
赵富学,黄莉.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归集、问题聚焦及未来走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5):22-28.
赵富学,黄莉,王相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督导与评测[J].体育教育学刊,2022,38(1):84-14+103.
常益,张守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24-32.
徐正旭,龚正伟.体育何以让“立德树人”成为可能[J].体育学刊,2019,26(4):8-15.
夏贵霞,舒宗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构建: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20,27(4):7-13.
位小龙,于方方.学习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价值、挑战与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2):104-110.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7):70-74.
0
浏览量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