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张学会,男,讲师,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大众健康行为与发展
刘宝林,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纸质出版日期:2024-09-30,
移动端阅览
张学会, 刘宝林. 低年级大学生体育运动惰性及改善路径研究[J]. 体育世界, 2024,(9):151-153.
张学会, 刘宝林. 低年级大学生体育运动惰性及改善路径研究[J]. 体育世界, 2024,(9):151-153. DOI:
DOI:
▲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低年级大学生(一、二年级)体育运动惰性的基本表现状况,探索了体育运动惰性产生的影响因素,发现低年级大学生体育运动惰性主要表现在消极被动、害羞自闭、懒惰疲劳、怕累胆怯等方面,体育运动惰性的产生受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体育课堂、校园体育设施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多因素的影响。文章提出了制定健康促进政策、端正体育运动态度、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发挥体育课堂引领力、健全体育运动设施等措施,以期改善低年级大学生体育运动惰性。
▲ 低年级大学生运动惰性健康改善措施
王俊博.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17):247-248.
张学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38(6):96-100.
沈建兵.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3):18-30.
Xuehui Zhang,Hongyong Jung.The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Lazi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ports and Solutions-Take the Students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J].인문사회21,2020,11(5):1063-1074.
王帅,郭惠杰,孙新锋,等.探析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及促进对策[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7):82-84.
王国屯.如何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171.
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81-85.
0
浏览量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