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
Published:2016,
扫 描 看 全 文
[1]苏杨.鞍马全旋上肢及胸部肌肉协同机制的定量描述——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1):134-137.
鞍马全旋上肢及胸部肌肉协同机制的定量描述——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J]. (1):134-137(2016)
[1]苏杨.鞍马全旋上肢及胸部肌肉协同机制的定量描述——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1):134-137.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1.055.
鞍马全旋上肢及胸部肌肉协同机制的定量描述——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J]. (1):134-137(201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1.055.
鞍马是我国男子体操的传统优势项目。作为该项目的典型和核心动作
鞍马全旋(DLC)是规则中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传统鞍马全旋训练以实现肌肉工作时的协同效应和"自动化"为目标
不仅训练周期很长
训练过程重复枯燥
还存在伤病干扰。本研究旨在实现鞍马全旋的训练的"精准化"、"高效化"和"安全化"
首次探索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Lifemod对鞍马全旋进行建模仿真
首先选用Motion Analysi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采集动作
再导入Lifemod中建构人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鞍马全旋一周中
肱三头肌力量峰值居首位;胸大肌和肱二头肌持续发力时间较长;左胸大肌持续发力时间明显长于右胸大肌;优秀运动员重心和足轨迹投影到水平面的曲线接近圆;鞍马全旋中
重心和足在水平面的"近似伞状圆周运动"是"关键技术";在维持该"关键技术"的正常发挥过程中
模型揭示运动员上肢及胸部肌肉的工作机制是:背阔肌是主要的动力来源;胸大肌在进行躯干远固定的同时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同工作起到支撑作用;三角肌起固定肩关节作用。模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实现了鞍马全旋上肢和胸部肌肉工作时协同机制的定量描述
有望为更加精细和有效的训练提供可定量化的靶向依据。
鞍马全旋多体动力学模型肌肉协同机制
0
Views
62
下载量
CSCD
Publicity Resources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