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5年第8期

      陕西省体育局2024年度优秀常规课题

    • 关于利用校区内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研究

      何文龙
      2025(8): 10-1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1
      摘要:该研究基于《关于利用校区内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研究》(课题编号:2023718)所构建的研究框架,探讨利用校园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和效果,通过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四所学校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学生技能培养情况。研究发现,体育社团种类多样,活动丰富且质量高,但存在资源和指导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的策略包括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加强师资建设、完善管理激励机制、与校外组织合作、创新活动形式。这些策略旨在优化社团环境,提升学生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研究为体育社团发展和学生技能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和策略实施,使社团成为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学生体育进步和保持健康生活态度,推动个人和整体素质提升,对其他高校社团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育社团;学校体育;学生运动技能;校区资源;人才培养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陕西基层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衡希, 王荣兴
      2025(8): 13-1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2
      摘要:▲ 该研究基于《关于陕西基层教练员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739)所构建的研究框架开展。基层教练员在推动我国体育强国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设计针对性强、效果明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开展基层教练员队伍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陕西基层教练员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构建了包含6个二级指标与4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基层教练员自评问卷,完成执教能力的调研评价,并结合指标体系与调查结果对基层教练员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基层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张箐
      2025(8): 16-1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3
      摘要:▲ 该研究基于《新时代十年陕西体育立法的价值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628)所构建的研究框架开展。新时代十年间,陕西通过修订和出台涵盖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设施建设、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等多个领域的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陕西体育立法质量显著提升,立法价值得以持续体现。未来,陕西体育立法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体育强省和健康陕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 新时代十年;陕西体育;体育立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1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新时期陕西体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路径研究

      高俊晓
      2025(8): 20-2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4
      摘要:▲ 该研究基于《新时期陕西省体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3531)所构建的研究框架开展。在全球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潮中,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既是文物资料保护的一种技术途径,也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陕西体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省级通史性的体育专题博物馆,它的数字化建设实践对区域性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起到了示范性作用。该研究着眼于新时期陕西体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之路,在分析陕西体育博物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其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其在新时期以“科技赋能文化”指导下的发展目标,并通过相关举措实现陕西体育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旨在为体育类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文化遗产持续传播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陕西体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地域文化特色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模式研究

      李春花, 洪秀岩
      2025(8): 23-2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5
      摘要:▲ 该研究基于《关于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557)所构建的研究框架开展。体育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政元素,是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政府也多次强调了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为体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大思政”格局下,体育精神的培养应注重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文章首先通过问卷调研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现状,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其次,运用SPSS 19.0进行差异分析,提取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从全流程角度搭建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模式,不仅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将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贯穿整个大学期间,还从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载体和主要责任者入手,将体育精神的培养延伸到学生的实习就业环节,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体育精神;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大思政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1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初中校区内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研究

      张春珀, 高琳
      2025(8): 26-28.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6
      摘要:▲ 该研究基于《关于利用校区内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657)所构建的研究框架开展。校区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文章客观、系统地分析了西咸新区校区体育社团体育项目的发展与现状,针对性地调研了目前利用校区体育社团促进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困难,总结校区体育社团优势,提出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可行性对策,为切实提高青少年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现实选择,进一步优化校区内体育社团的运作。  
      关键词:▲ 初中校区;体育社团;中学生;运动技能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智慧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周杨
      2025(8): 29-33.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7
      摘要:▲ 该研究基于《智慧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3376)所构建的研究框架,旨在构建科学、系统的智慧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用户体验。通过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涵盖智能硬件设施质量、智能软件系统质量、用户智能化体验、数据管理与利用、智能化运营与管理、安全性与应急管理六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用户智能化体验(权重0.3058)、数据管理与利用(权重0.1742)、智能化运营与管理(权重0.1594)是核心评价维度,个性化服务能力(权重0.1677)、智能运营效率(权重0.0874)等二级指标对服务质量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智慧体育场馆的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建议结合新兴技术动态调整指标体系,以增强其适用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 智慧体育场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1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策划

    • “体旅农”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石义瑄, 杨涛
      2025(8): 34-3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8
      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乡村振兴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体旅农”融合发展作为绿色引擎,能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并促进相关产业形成互补互促的联动格局。该研究基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城乡融合精神,运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法,探索“体旅农”融合发展,剖析乡村资源禀赋、体育产业推动力与旅游市场扩大的机遇。分析现状发现:现有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规划缺失、人才短缺、融合浅层化及生态约束问题。研究提出规划引领、产业深化、人才建设等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最后反思不足并展望趋势。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乡村振兴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陶小平
      2025(8): 37-3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09
      摘要:▲ 人民至上是我国开展一切体育工作的价值立场,贯穿于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历程,如何精准领悟人民至上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演进对于推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基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研究人民至上体育价值立场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研究认为,坚守人民至上体育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我国体育事业道路探索中的继承应用与创造性发展,人民主体思想在我国成功实践是赓续人民至上体育价值的理论本源;人民至上的价值准则和政治立场始终贯穿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各奋斗阶段中生成、确立、巩固、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人民至上;价值立场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0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蔡中明, 邹蕾
      2025(8): 40-43.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0
      摘要:▲ 在体育强国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该研究聚焦体育数据资源的价值机理与政策支持体系构建。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系统梳理了体育数据资源在提升竞技水平、优化赛事管理、驱动产业创新、赋能科技创新、增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多维价值,并揭示其在数据治理、标准化建设、产权制度、技术应用、市场培育等层面存在的系统性困境。研究提出“三维协同”政策支持体系,即通过顶层设计构建“1+N”政策框架与数据产权制度,以技术赋能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并搭建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对风险防控建立分级分类保护标准与伦理审查机制,形成制度创新、技术升级与安全保障的闭环管理。研究结果为体育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理论支撑,对推动体育事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体育强国;体育数据;价值机理;政策支持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时贞观
      2025(8): 44-47.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1
      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文化方面探索与建设的宝贵经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历史传承、内涵及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耦合共生关系,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的逻辑意涵与时代价值。就历史逻辑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一脉相承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根基;就理论逻辑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据此,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其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石,厚植体育文化自信;其二,通过国内国际体育赛事的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在体育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其三,将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深度融合,推进体育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文化需求。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育文化自信;民族体育;逻辑意涵;文化创新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7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青少年体育发展与健康促进”专题策划

    • 多元耦合: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与体教融合的共生逻辑

      赵西堂, 李晓琨
      2025(8): 48-5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2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聚焦于运动员长期发展(LTAD)理论与新时代体教融合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深入剖析该理论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及优化青少年训练体系构建中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旨在为我国体教融合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指引。研究方法: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演绎法,系统梳理了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和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案例。结果表明:LTAD理论与新时代体教融合战略的历史背景、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及实施框架,在理念与实践层面上高度契合;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研究结论: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深刻回应了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理论需求,两者在中国青少年体育实践中具备高度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合,不仅能够推动体教融合战略的创新发展,还能加快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的本土化进程,进而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协同治理的新路径。  
      关键词:▲ 运动员长期发展;体教融合;多维契合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3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蒋小天, 吴恩恩
      2025(8): 53-5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3
      摘要:▲ 新时代体教融合战略推动青少年体育从“强体”向“铸魂”转型。研究基于具身认知与结构化理论,构建“身体实践—制度互动—价值内化”动态耦合框架,揭示青少年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机制。研究表明,二者在目标与内容上高度契合,体育实践的具身体验与政策制度协同驱动价值观内化,破解了“重技能轻精神”困境。文章在实践层面提出课程嵌入具身化模块、赛事制度化展演、文化生态构建及动态评价等方案,优化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教融合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0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体育 · 社会学

    • 云冈石窟和墓葬壁画中的北魏体育文化研究

      张智, 李巍, 杨振坤
      2025(8): 57-5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4
      摘要:▲ 中国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北魏平城时期的体育文化在继承古代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实地考察法对云冈石窟和北魏墓葬壁画进行大量的勘察研究,发现该时期就已十分盛行射箭、举重、舞蹈、摔跤、杂技等体育运动项目,当时的体育运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军事训练,主要是增强国家军事实力,提高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民族入侵,保护国家安全;另一类属于休闲娱乐,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主要是丰富民众的生活,增强其体质健康。  
      关键词:▲ 北魏平城;云冈石窟;墓葬壁画;体育文化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6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舒健, 曾贤德
      2025(8): 60-63.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5
      摘要:▲ 在全球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国家认同的建构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第十五届全运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深入探讨岭南文化符号、仪式活动及参与实践在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中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岭南文化通过符号的情感共鸣、仪式的记忆整合、参与的实践内化,形成多层次的国家认同促进机制,为粤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岭南文化;粤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符号;仪式;参与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贵州“村BA”赛事的起源与社会价值

      马斌, 李加鹏, 王国涛, 任林琨, 王晨宇
      2025(8): 64-6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6
      摘要:▲ “村BA”是近年来乡村体育赛事的典范,探寻“村BA”的起源,研究“村BA”的社会价值与效能,对“村BA”赛事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村BA”赛事的起源和效能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表明:贵州“村BA”起源于苗族传统节日吃新节,历史悠久,赛事举办规模逐年增大,在国内的影响力与关注度逐渐提高;“村BA”赛事的举办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及体育健康意识提高,培养了一批竞技体育人才,丰富了群众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未来“村BA”要坚持地方乡土特色,抓住赛事本身的文化与社会价值,持续发挥赛事效能,完善赛事体系,塑造高质量高规格的乡土体育赛事。  
      关键词:▲ “村BA”;乡村体育;体育赛事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特征与路径

      邓堃, 师鹏飞, 李垚, 牛德华
      2025(8): 67-6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7
      摘要:▲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审视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与特征,并提出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在于创新学校体育管理模式、拓展学校体育教学场域、优化学校体育教育方案、整合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方法;特征体现为党的领导是本质要求、健康第一是基本逻辑、数字赋能是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强化学校体育党建引领力度、确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核心、促进数字技术与体育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协同体育发展格局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学校体育;体育现代化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3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体育 · 科技与产业

    • 数字技术赋能校园足球发展的实践探索

      朱丹妮
      2025(8): 70-73.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8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该研究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高中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探讨数字技术在高中校园足球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活动等环节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与成效。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校园足球的教学质量、训练科学性、竞赛组织效率以及管理水平,为高中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研究不仅指出了当前高中校园足球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如技术设备匮乏、教师数字素养欠缺),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服务于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推动高中校园足球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数字技术;高中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3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从理念走向实践:竞争平衡驱动职业体育高质量发展

      黄宇静, 严文华, 严晗, 林爽, 宋昱
      2025(8): 74-7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19
      摘要:▲ 该研究运用文献梳理法与逻辑分析法,审视目前我国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研究中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研究存在理论结构不完善、方法论进路单一、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轨等问题。研究认为:“职业体育”是从应用范畴上对“竞争平衡”概念的再次限定;理性看待“职业体育竞争平衡”在学理和实践层面中存在的矛盾与争议;重新理解“职业体育竞争平衡”概念;提出职业体育竞争性平衡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建议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下通过“两个进路的拓展”和“三个方向的转变”切实为我国职业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职业体育;竞争平衡;体育经济学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吴长友, 贺姗姗, 王平, 王骁, 雷鹏
      2025(8): 77-7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0
      摘要:▲ 智慧体育课堂被视为新时代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革新,以及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有效运用,实现体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一模式着重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研究者将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应用于乒乓球正手平击发球与正手攻球的教学中,利用智慧体育课堂来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能够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练水平。研究表明,借助智慧体育课堂的智能设备,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智慧体育课堂;信息化;乒乓球教学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1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日本体育动漫对体育发展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星
      2025(8): 80-8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1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体育动漫对日本体育发展的影响脉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体育动漫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的体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表明:体育动漫在激发日本民众对体育的兴趣、推动体育文化传播以及对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启示:体育动漫要挖掘本土体育文化,注重故事性和人物塑造,提高制作水平;体育事业方面要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关键词:▲ 日本体育动漫;动漫产业;体育发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0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研究

      彭卫梅
      2025(8): 83-8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2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突破路径。研究发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在于实现健身资源数字化联动、提升健身服务个性化体验、激发全民健身产业新活力。此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标准规范不健全、数字素养不深厚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以下突破路径: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构建标准执行机制;开展数字素养培训,缩小数字能力差距。  
      关键词:▲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研究

      陈宇, 刘莉
      2025(8): 86-88.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3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机理、实践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体育教学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革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质量以及打造新质教师队伍。当前存在发展环境不成熟、监管机制不健全、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发展路径:优化思想观念认识,明确意识到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价值意义;完善合作交流机制,搭建成果共享平台;提升体育教师数智素养,培育数智体育教育环境;加强数智技术应用监督与管理,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8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体育 · 教学

    • 解析体育学困生:原因剖析与帮扶策略的深度思考

      李金库, 尹彬, 杨忠健
      2025(8): 89-9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4
      摘要:▲ 在体育教学领域,体育学业困难学生所面临的 “生存隐忧” 始终是亟待解决却又长期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一直以来都缺少行之有效且极具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文章深入解读了体育学业困难学生的内在含义,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给出了相应对策:其一,以畅享乐趣为核心目标,助力学生收获切实的运动体验;其二,创设多元运动情境,激发学业困难学生学习主动性;其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其四,积极探索增值评价,聚焦学业困难学生运动学习成果;其五,以学生“本体”为着眼点,合理采撷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点。  
      关键词:▲ 体育学困生;原因剖析;帮扶策略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警察体育文化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郑昊
      2025(8): 93-9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5
      摘要:▲ 该研究聚焦警察体育文化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警察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与公安院校教学的关系进行剖析,揭示了公安院校教学中警察体育文化传承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传承策略,并构建了政策、资源、评价等保障机制。研究成果对丰富公安教育理论、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高素质公安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警察体育文化;公安院校教学;传承;创新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黄兴, 彭雨晴
      2025(8): 96-9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6
      摘要:▲ 文章针对思政教育“形式化”、文化认同薄弱及实践能力不足等痛点,构建BOPPPS框架下的“案例分析—前沿研究—分组讨论—随堂应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本土化案例库、双轮驱动实践等举措,将科学家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深度嵌入教学全流程。改革形成“竞技体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三位一体辐射格局,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科技报国热情。提炼“四维融合”标准化框架,为破解“两张皮”难题提供可复制范式。  
      关键词:▲ 课程思政;健康教育;运动营养学;健康中国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PBL+TBL”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气排球选项课中的实践研究

      陈平, 易欣渝, 曾媛, 杨全, 刘兵, 吴力
      2025(8): 100-10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7
      摘要:▲ 为了探讨“PBL+TBL”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气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吉首大学2023级选修大学体育气排球课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包括实验组(82人)和对照组(81人)。采用“PBL+T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授课,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与素质及气排球基本技术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BL+TBL”教学法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无显著影响,但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气排球基本技术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表明“PBL+TBL”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和气排球基本技术水平提高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有优势。  
      关键词:▲ “PBL+TBL”教学法;大学体育;气排球;实践研究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4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李嘉仁
      2025(8): 103-10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8
      摘要:▲ 该研究以体教融合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探讨构建发展路径模型。结合体育与教育政策,分析现状与问题,重点聚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及评价体系优化构筑,其中针对学生与教学管理分别提出不同维度的一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表明,西安翻译学院数字化教学、校企合作模式与西安培华学院“五维一体”教学改革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体育教育质量,为陕西省及全国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范式。  
      关键词:▲ 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路径模型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4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程雨晴
      2025(8): 106-108.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29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结合篮球课程,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重要的组织治理范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领域具有较好的适切性。针对政府建设目标与学校资源配置不均的冲突、高校行政制度与教师个人利益诉求冲突以及学生发展诉求与学校教学保障的利益冲突制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现实困境,提出建设路径: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课程思政投入;重视对教师实施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综合课程思政开发与实践能力;重视课程思政激励机制建设,激发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积极性;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着力点,不断构建高质量教学体系。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体育;体育课程思政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3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朱涛涛
      2025(8): 109-111.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0
      摘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新契机。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的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在优化评价维度、提升评价效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但同时存在分析评价制度与数据标准缺失、技术滥用与教师智能素养不足、数据隐私与伦理问题等现实困境。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具体优化路径:通过健全评价制度与数据标准,夯实改革实施基础;通过引导技术应用回归育人初心,提升教师智能素养;通过完善数据安全与伦理规约,筑牢改革可持续保障。  
      关键词:▲ 人工智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0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义务教育课后体育在家校社协同中的育人研究

      江若愚
      2025(8): 112-114.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1
      摘要:▲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课后体育服务逐渐成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义务教育课后体育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体育活动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价值,但也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影响协同效能、三方责任模糊阻碍协同合作、机制保障与技术支持不足制约协同发展的困境。据此,提出优化策略:优化资源统筹配置,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明确责任分工机制,构建高效协同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后体育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9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困境和途径的研究

      杨萌, 沈义杰
      2025(8): 115-117.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2
      摘要:▲ 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承载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然而,当前中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目标单一、内容单薄、范围局限等问题,未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系统梳理了当前中国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分析成因,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从多个方面提出实施策略,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新时代;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8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研活动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

      杨刚
      2025(8): 118-120.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3
      摘要:▲ 高质量教研活动是教学的灵魂。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研活动的现状、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研活动主要存在学校教研活动缺乏顶层设计、教研活动没有统一研讨目标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如:建立“一体化”教研活动机制,构建新型教研活动过程设计,做好教研活动先行组织策略,利用信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培养新型教师教研活动观念。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研活动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8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李增兆
      2025(8): 121-123.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4
      摘要:▲ 红色体育文化作为革命精神与体育精神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囿与消解。研究认为,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深化、塑造健康人格与意志品质、丰富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方法的价值,也有师资力量存在短板、学生接受度不高、课程资源建设滞后等困境。因此,提出消解路径:强化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加强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关键词:▲ 红色体育文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秦晟, 高可丽
      2025(8): 124-12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5
      摘要:▲ 研究聚焦“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乒乓球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理论实践融合和竞赛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病。“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其独特优势,在提升学生乒乓球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竞赛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意义显著。因此,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途径,包括优化并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创新以及竞赛机制完善等方面,旨在为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学、练、赛”一体化;高校乒乓球;教学模式   
      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6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体育品德培养策略

      孙丽媛, 马祯
      2025(8): 127-12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6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研究初中生的体育品德培养。研究认为,培养学生体育品德能够积极回应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以及丰富体育学科内容体系。体育品德培养实践中存在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体育品德评价难度较大以及培养偏向知识灌输等问题。文章提出体育品德培养策略:细化体育品德培养目标,关注目标达成度;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关心学生身心发展;构建系统完善的体育品德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综合促进作用;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品德培养方法,提高体育品德培养成效。  
      关键词:▲ 核心素养;体育品德;体育教学;德育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5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饶芳
      2025(8): 130-13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7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径。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在于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学校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开展能力不强、思政元素挖掘和育人资源融入不充分、课程思政的学科融合有待提高的问题。据此,提出如下路径: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外资源协同育人;组建协同联动的教学团队;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育课程改革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曹冰, 宗星
      2025(8): 133-13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8
      摘要:▲ 翻转课堂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困境与路径:价值在于优化教学模式、促进理念革新、提高教学效果;困境体现为传统观念桎梏、资料整合欠缺、教学联动不强、评价体系滞后。据此提出优化路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资源库,设计多元连贯的教学活动链,构建科学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校体育教学;应用研究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4993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体育 · 竞技与训练

    • 六步“作战式”教学模式在400米障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玉忠, 侯淳玮
      2025(8): 136-138.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39
      摘要:▲ 在新时代“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军事训练实战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该研究以新体育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军队战斗体能训练改革要求,构建了六步“作战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400米障碍课程教学实践。该模式以“任务驱动-战前训练-任务实现-研讨交流-效果评估-总结提升”为框架,强调“学战一体、训评结合”的教学逻辑,旨在通过情境化、对抗性训练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战术素养及心理抗压水平。当前“400米障碍”课目教学存在一定缺陷,研究旨在将“400米障碍”中障碍物的通过方法与战争应用相联系,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实战运用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提升课程教战、研战质效。  
      关键词:▲ 400米障碍;教学模式;实战化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刘智炜, 黄傲, 覃琳, 廖世有, 王勇
      2025(8): 139-143.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0
      摘要:▲ 该研究通过探究广西U12男子篮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身体/专项素质因素,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及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将2023年广西小篮球U12男子组前八名中7支球队共73名运动员以四分位数法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梯队。以《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教学大纲》为评价标准,测量运动员的基础、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采用单因素方差与秩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竞技成绩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效果。研究发现,高水平梯队在专项身体素质(P<0.01)和专项技术(P<0.01)均显著优于低水平梯队,中水平梯队在专项技术(P<0.05)显著优于低水平梯队。三项联合体测项目(原地跳起转体双手头上传球、0°/45°/90°五步后退投篮及半场移动传接球)对竞技水平的预测效果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14~0.910),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85.3%,其临界值分别为7.79m、27.5分以及27.5个。  
      关键词:▲ 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竞技水平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3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高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及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吴昆盛
      2025(8): 144-146.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1
      摘要:▲ 高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协同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培养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且能推动体育教育理论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高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概念和内涵,探究高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得出结论:未来应从确立协调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树立体育安全意识五个方面构建高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协同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协同发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2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高校体育教学开展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曹文文
      2025(8): 147-149.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2
      摘要:▲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同时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学生思想品质至关重要,对高校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值得深入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能训练的定义及作用,论述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必要性,提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秉持“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构建科学发展体能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中优化体能训练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体能训练;对策分析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2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双减”政策下竞教结合对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影响

      解卫星
      2025(8): 150-15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3
      摘要:▲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在此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兼顾学业与高强度体育训练的双重挑战。研究发现,“竞教结合”能够通过优化学校与运动队协作机制、提升教师与教练的协同能力、创新实施模式以及整合政策资源,为青少年运动员在运动技能、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由此提出科学设计和实践优化“竞教结合”模式的建议,为政策落地和青少年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双减”政策;竞教结合;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   
      2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性别差异及优化策略

      李萌
      2025(8): 153-155.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4
      摘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男女运动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男性运动员在力量、速度上更具优势,女性运动员则在耐力、柔韧性方面表现更佳;心理层面,男性竞争性和自信心更强,女性则在团队协作和情绪调控上更突出。研究认为,资源分配不均和性别刻板印象限制了女性运动员的发展,但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正逐步改善这一现状。基于此,依据生理特点提出差异化训练、建立心理支持与激励机制、平衡资金与设备分配、推动教练团队多元化发展、加强性别平等观念的宣传推广等优化策略,以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性别差异;对策研究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0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运动与健康

    • 王雪冰, 朱言涛, 李承阳, 李泽宇, 黄子珂
      2025(8): 156-158.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5
      摘要:▲ 该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运动干预对其肠道菌群及症状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干预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免疫反应和代谢产物,从而减轻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相关症状。此外,运动干预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实现,但具体剂量效应和协同反应仍需进一步验证。建议未来应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制定个性化运动干预方案,并通过加强科学宣传与推广,促进运动干预在ASD临床治疗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孤独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运动干预;肠道菌群   
      1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4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 运动员正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黄贤邦, 李玲
      2025(8): 159-162. DOI: 10.16730/j.cnki.61-1019/g8.2025.08.046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员正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正念五因素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在西安体育学院抽取294名包括33个项目的国家二级及以上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运动员正念水平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121,P<0.05),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与正念、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168,0.459;P<0.01);运动员正念水平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B=0.12,P<0.05),运动员正念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B=0.07,P<0.001),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弹性(B=1.03,P<0.001);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员正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0%。结论运动员的正念水平既能够直接改善运动员的心理弹性,也能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间接改善运动员的心理弹性。  
      关键词:正念;心理弹性;运动员;自我效能感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2315014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8-19
    0